DEX与CEX费用谁更高?Gas费是由谁来支付的?

DEX与CEX的费用高低并非绝对,而是取决于具体交易场景;Gas费在多数情况下由用户(交易发起人)支付,仅少数特殊协议存在第三方代付或补贴机制。以下从费用结构、场景对比及Gas费机制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。

image.png

核心概念:理解DEX与CEX的本质差异

在对比费用前,需明确两者的底层逻辑差异:

  • DEX(去中心化交易所):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运行,用户通过钱包直接与合约交互,资产始终由自己掌控,典型代表如Uniswap、SushiSwap。
  • CEX(中心化交易所):由中心化机构运营,用户资产托管于平台账户,交易在平台内部撮合,典型代表如Binance、Coinbase。
  • Gas费:区块链网络中用户支付给验证者的资源补偿费用(如以太坊以ETH支付),用于处理链上交易和智能合约交互,费用高低受网络拥堵程度影响。

费用结构深度拆解:DEX与CEX的“明账”与“暗账”

1. DEX的费用构成:手续费+Gas费+隐性成本

  • 交易手续费:普遍采用固定费率,如Uniswap V3为0.1%-0.3%,部分协议支持流动性挖矿奖励抵扣(用户提供流动性可获得手续费分成)。
  • Gas费:DEX的核心额外成本,所有链上操作(如交易、添加流动性)均需支付。以以太坊主网为例,高峰时段单笔交易Gas费可达$10-$50,而Optimism等Layer2网络可低至<$1(2025年EIP-4844升级后,Rollup成本进一步下降60%)。
  • 隐性成本:自动做市商(AMM)模式下的滑点损耗——当交易金额与流动性池规模不匹配时,价格会偏离市场均价,大额交易滑点可能达1%-5%(如在深度不足的交易对上兑换100万美元资产)。

2. CEX的费用构成:手续费+提现费,无Gas费

  • 交易手续费:采用阶梯费率,普通用户为0.1%-0.4%,VIP用户可低至0.018%(如Binance 2025年VIP9费率),高频交易者还可享受“零手续费”策略(依赖交易量返佣)。
  • 提现/充值费:充值通常免费,提现费按币种和网络固定收取(如BTC提现$5-$10,ERC-20代币提现$1-$3),内部转账(如平台账户间划转)无任何费用。
  • 无Gas费:CEX交易在平台数据库内完成,不涉及链上操作,因此无需支付Gas费,这是其对比DEX的核心优势之一。

场景化对比:哪种交易所更“便宜”?

1. 小额高频交易(如日交易10笔、每笔$1000)

  • DEX成本:假设手续费0.3%+Gas费$5/笔,总成本=10×($1000×0.3%+$5)=$80。
  • CEX成本:假设手续费0.1%(普通用户)+无提现需求,总成本=10×($1000×0.1%)=$10。
    结论:CEX更优,无Gas费+低手续费叠加优势明显。

2. 大额链上交易(如单笔10万美元,需提至钱包)

  • DEX成本:手续费0.3%($300)+Layer2 Gas费$5+滑点0.5%($500),总成本约$805。
  • CEX成本:交易手续费0.1%($100)+提现费$10(假设ERC-20网络),总成本$110。但需注意:CEX提现需等待平台审核,且资产托管存在中心化风险(如2022年FTX事件)。
    结论:CEX短期成本更低,但DEX适合对资产控制权要求高的场景。

3. 特殊场景:Layer2/替代链DEX vs 主网CEX

  • 若选择Polygon、Arbitrum等低成本网络的DEX(如Hypermix混合链架构平台),Gas费可忽略(<$0.5),叠加0.1%手续费,10万美元交易总成本仅$100.5,接近CEX水平,且无需承担资产托管风险。

Gas费支付机制:用户是默认承担者,少数协议提供“补贴”

1. 标准规则:交易发起人支付Gas费

无论是DEX交易、钱包转账还是智能合约交互,Gas费均由发起操作的用户支付,用于激励验证者处理交易。例如,在Uniswap上兑换ETH,用户需在钱包中确认Gas费金额,支付后交易才会上链。

2. 例外情况:第三方代付与协议补贴

  • 元交易(Meta-Transactions):通过GSN等中继网络,第三方可代用户支付Gas费(用户需用私钥签名授权),常见于Web3应用入门场景(降低新用户门槛)。
  • 协议补贴:少数项目(如Hyperliquid)使用平台代币($HYPE)补贴Gas费,用户交易时可选择用$HYPE抵扣部分或全部Gas成本(2025年6月IOSG报告显示,该机制使交易成本降低30%-50%)。

3. CEX与Gas费的关联:仅提现时涉及

CEX内部交易无Gas费,但用户将资产从CEX提至外部钱包时,需支付对应区块链网络的Gas费(由CEX按固定标准代收,如BTC提现$5-$10),此时用户仍是Gas费的实际承担者。

2025年趋势:L2 DEX成本优势扩大,CEX费率竞争加剧

  • DEX端:以太坊Layer2网络(如Optimism、Arbitrum)成为主流,Gas费已降至主网的1/10以下,Hypermix等新型DEX通过混合链架构实现Gas费“近零化”(部分场景补贴后Gas费<$0.1)。
  • CEX端:头部平台对高频交易者推出“零手续费”策略(如Binance VIP9账户股票交易零费率),但依赖用户交易量和持仓量(需锁仓平台代币)。

结论:根据场景选择最优解,关注Gas费与控制权的平衡

  • 费用高低:DEX手续费更低但Gas费波动大,CEX费用透明但依赖中心化托管;小额高频交易选CEX,大额链上需求选L2 DEX,可兼顾成本与安全性。
  • Gas费责任:除特殊补贴协议外,用户始终是Gas费的最终承担者,建议交易前查看实时Gas价格(如通过Etherscan或DeBank工具)。

你可能还会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: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